靥生花

被吞掉的文指路aifadian搜靥生花~~

【封神靥话之九】灵珠转生(2)



石矶和太乙的交锋详见以下原文:

——真人曰:“哪咤在我洞里,要他出来不难,你只到玉虚宫,见吾掌教老师。他教与你,我就与你。哪咤奉御敕钦命出世,辅保明君,非我一己之私。”

娘娘笑曰:“道兄差矣!你将教主压我,纵徒弟行凶,杀我的徒弟,还将大言压我。难道我不如你?”

首先,哪吒有没有错呢?当然有,误伤也是罪。太乙没有不承认哪吒有错,但他就是来护短的,因为哪吒“奉御敕钦命出世,辅保明君,非我一己之私”。他不但搬来了自己的掌教老师,也就是阐教教主元始天尊,他甚至还搬来了御敕钦命,谁的御敕钦命?自然是昊天上帝的。

但石矶不肯吃他这套,大概觉得太乙用元始天尊压自己很荒谬,因为她自信自己道术高深,或者说相信自己的“道”才是真正的正道。古代小说的毛病是要作诗,她也当场吟诗一首,全文如下:

——“道德森森出混元,修成干建得长存。三花聚顶非闲说,五气朝元岂浪言。闲坐苍龙归紫极,喜乘白鹤下昆仑。休将教主欺吾党,劫运回环已万源。”

这首诗前面几句比较水,无非是讲自己道术高强,但后面四句就有意思了。首先,“闲坐苍龙归紫极,喜乘白鹤下昆仑”,要知道,昆仑山此时是阐教的大本营,元始天尊就在昆仑山玉虚宫,那么截教的人“喜乘白鹤下昆仑”是什么意思呢?是乘白鹤来到昆仑,还是乘白鹤离开昆仑?当然昆仑也有可能是个虚指,也许只是指神仙境与人间的交界处,那如果不是虚指呢?

最后一句“休将教主欺吾党,劫运回环已万源”又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元始天尊的阐教,在截教众人眼中,根本不值得敬畏,因为她们“劫运回环已万源”?

太乙听完很生气,跟石矶唇枪舌剑地争吵,终于又提到这场未来的大战,甚至多少提到了大战真正的根源:

——“石矶,你说你的道德清高,你乃截教,我乃阐教,因吾辈一千五百年不曾斩却三尸,犯了杀戒,故此降生人间,有征诛杀伐,以完此劫数。今成汤合灭,周室当兴,玉虚封神,应享人间富贵。当时三教佥押‘封神榜’,吾师命我教下徒众,降生出世,辅佐明君。哪咤乃灵珠子下世,辅姜子牙而灭成汤,奉的是元始掌教符命。就伤了你的徒弟,乃是天数。你怎言包罗万象,迟早飞升。似你等无忧无虑,无辱无荣,正好修持,何故轻动无名,自伤雅道。”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些修道人现在生活在人间是有原因的。他们前世已经作为仙人修炼了一千五百年,可是一千五百年间都没有斩却三尸,也就是说没能了断自己的肉体凡胎贪嗔痴的欲望,而这些欲望共同组成了他们的杀戒,他们必须要重新降生人间,重新修行,并且在修行中征诛杀伐,完此劫数。

也就是说,未来的伐商封神之战,是为了解决仙人们的杀戒,他们必须要通过杀伐征战,完成自我升华,真正成神。

但石矶显然对封神之战毫无兴趣,至少她认为哪吒作为先锋官的身份地位完全比不上自己的徒弟,她对报仇兴趣大得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太乙的话中也泄露了天机,因为她认为自己“包罗万象,迟早飞升”,而且,她这时已经“无忧无虑,无辱无荣,正好修持”。

于是我们恍然大悟,石矶说自己“劫运回环已万源”,她的道行原来已经非常高,飞升指日可待了,她说“休将教主欺吾党”,显然指日可待飞升的不是她一个人,她和她的截教道友们已经在二次降生修炼的漫长岁月中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修炼方式,显然截教的方式,和阐教的理念大不相同。两边一定有过激烈的争论,争论结果就是截教在通天教主的带领下集体出走,“喜乘白鹤下昆仑”。

石矶和太乙两个人这一番争吵,便勾起了新仇旧恨。太乙用阐教教主和昊天上帝的敕命来压石矶,石矶则用截教的道法理论来刺激太乙,而太乙作为阐教的卫道者,也绝不可能允许石矶在他面前大言不惭。两人的争吵表面上是该不该认可关于商周大战的预言、该不该参与大战、该不该遵从天意保护注定要在商周大战中起极大作用的神将哪吒,实际上深层的斗争还是阐教和截教的话语权之争。

那么争吵到最后,修仙人士,自然要以暴力见分晓,谁的本事大,谁就掌握话语权。因为本事小的那个必然要被物理意义上消灭。

所以石矶就这样被物理意义消灭了。这是本书中阐教和截教的第一次交锋,以阐教大获全胜告终。

这里还有个小细节,太乙杀石矶,用的是阐教的法宝九龙神火罩,哪吒见了全程,想要这个罩子,太乙怕他开口要,自己不好不给——其实做师父的给与不给有什么不好开口的呢?显然太乙不愿意自己在哪吒心中有一丝丝的反感,以七岁幼童的心智,谁百依百顺,谁就是好人,他真正要的是哪吒的依顺。所以不想给的东西根本不给机会让哪吒说出口,他抢在哪吒开口之前,一句话转移了哪吒所有注意力:“四海龙君奏准玉帝,来拿你父母了!”

哪吒听了放声大哭,求师父赶紧救一救父母。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心智也就是个孩子,全没想到这里面他师父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如果当初太乙没有教唆哪吒上南天门殴打龙王,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

如果当初太乙自己出面去跟龙王说和,做个和事老,哪吒好好道歉,大小受个罚,是不是又不一样?

或者哪怕当初太乙并没有多管这些事,哪怕就是敖光上天告成了御状,哪吒作为下凡转生的先天神将,也不是没有辩白的机会。

可是太乙的所作所为,目的就是让事件一步一步升级。现在四海龙王一起告御状,杀夜叉、杀敖丙、殴打东海龙王,三桩罪过放在一起,加上四海龙王抱团喊冤,什么都救不了哪吒了。

太乙这个时候又教了他最后的办法:割肉剔骨。

——四海龙王便放了李靖夫妇,哪吒便右手提剑,先去一臂,後自剖其腹,刳肠剔骨,散了叁魂七魄,一命归泉。 

哪吒的尘缘就用这么残酷的方式来了断了。在这之前,他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孩子,听父母的话,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爸爸妈妈,知道父母有难会放声大哭。他父母在整件事中又做错了什么呢?到他自杀前,唯一算得上对他狠心的行为是李靖带他去了骷髅山见石矶。但到了骷髅山,李靖还让他在洞外等候,自己先进去说话。

总是用一些“反抗父权”的说法来解释哪吒的割肉还父、剔骨还母,而不允许其他解释和演绎,这也是一种话语权的争夺吧。可是没必要,真的没必要,哪吒一家的遭遇已经很惨很无辜了,这种极端血腥的方式彻底断绝了这个家庭的所有温情。

哪吒只剩下魂魄,对父母的所有情感随之消失。他现在需要重塑肉身,太乙告诉他重塑肉身需要人间香烛祭礼供养,就去托梦给母亲殷夫人,要她造一座哪吒行宫,接受人间供奉。

他一开始还是哭诉哀求,但殷夫人告知李靖自己梦中所见所闻,李靖斥为无稽之谈——从现在的心理学来分析,他很愤怒,负面情绪爆炸,对哪吒相关的一切尽是抵触。他大概没办法接受哪吒用那样的方式死在自己面前,而自己无能为力,只能告诉自己都是哪吒咎由自取,该恨的是哪吒自己。

哪吒的魂魄见父亲怒斥,母亲迟迟不予行动之后,就变了脸色,完全是一个厉鬼的口吻:

——“我求你数日,你全不念孩儿苦死,不肯造这行宫与我,我便吵你个六宅不安。” 

作者老先生内心对哪吒这句话是很难接受的,只好为哪吒解释:“哪吒他生前性格猛勇,死後魂魄也是骁勇。”

李靖后来在愤怒驱使之下,毁掉了哪吒行宫,哪吒仇恨满腔,去找太乙,太乙这才给他用莲花重塑了肉体。

现在,之前那个可爱的好孩子哪吒彻底死去了,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勇猛、剽悍、冷酷的神将哪吒。



评论
热度(21)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靥生花 | Powered by LOFTER